正当湘南起义方兴未艾之时,湘粤军阀根据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命令纠集了七个师,从湖南衡阳和广东乐昌两个方向南北夹击,进逼湘南。此时,湘南的革命力量,正规部队只有朱德和陈毅率领的一个师,各县虽有农军数万,但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而且武器装备几乎只有梭镖和大刀,枪支很少。
更不利的是:在湘南苏维埃区域内,这时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为了保存工农革命军,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同敌人决战,朱德当机立断,做出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同毛泽东会合、实现武装割据的重要决策。
这时,湘南特委派代表周鲁到井冈山,贯彻执行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和湖南省委的指示,指责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工作太右”、“烧杀太少”,宣布中央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销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取消前委,成立师委,以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改任师长;并命令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去支援湘南暴动。毛泽东下山后,没有径直去湘南,而是在湖南酃县中村待机,一面就地整训部队,一面发动群众;同时,派毛泽覃(毛泽东之弟)带着特务连去湘南同朱德联络。
到了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得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遇到广东、湖南“协剿军”的夹击,在湘南难以立足时,便决定兵分两路,赶赴湘南,接应和掩护湘南部队撤退。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向桂东、汝城前进;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第二团从井冈山大井出发,向资兴、郴州方向前进。
在毛泽覃带领的特务连接应下,朱德、王尔琢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和耒阳新成立的第四师等,经安仁、茶陵到达酃县的沔渡。
正在郴州的陈毅接到朱德关于向井冈山转移的通知后,立刻组织湘南各县的党政机关和湘南农军转移,在资兴与从井冈山下来的由何长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会合。不久,黄克诚带着永兴的800农军也赶到资兴的彭公庙。
毛泽东知道湘南起义军正向湘赣边界转移的消息后,4月6日离开桂东沙田,向汝城进发,以牵制敌军,掩护湘南起义军转移,随即攻占汝城。4月中旬,毛泽东率领队伍到达资兴县的龙溪洞,同萧克领导的宜章独立营500多人会合。
4月中旬,陈毅带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一部和湘南农军第三师、第七师以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二团一起到达酃
县的沔渡,和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汇合。何长工去见朱德,朱德非常关切地问他:“毛泽东同志什么时候能到?”何长工说:“两天左右可能会到宁冈。”
在《朱德年谱》上,可见这样一个简短的记述:“在酃县十都和毛泽东会面。”关于4月20日左右的这次朱毛初次会面,笔者翻遍有关党史资料或回忆材料,没有发现更多的文字留下。这成了历史上一个待解的谜。
随后,何长工率第二团赶回宁冈,为朱德部队安排住处,准备粮食,欢迎两军会师。
4月24日前后,朱德、陈毅率领着湘南起义军主力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湘南农军1万余人,从沔渡经睦村到达井冈山下的宁冈砻市。不久,毛泽东在酃县一带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朱德率部上山后,也回到了砻市。
砻市的老百姓听说朱将军来了,高兴地互相转告着。当时,天还没亮,大家就开始准备欢迎朱德和他率领的队伍。贴标语,腾房子,准备慰劳品。大家议论着,他们心目中的朱德一定骑着高大膘肥的栗色马,穿着军官的服装,威风凛凛……可队伍里始终没有出现这样一位军人。
人们寻找着,猜测着。原来朱德就在队伍中,只不过他不是大家所传说的那个样子,声名赫赫的朱将军却是一副普通战士的装束:一身灰色军装,腰扎皮带,打着裹腿,戴着平顶帽,左肩右斜地挎着一支短枪。难怪大家找不到朱德呢?最后还是凭着他那一口四川话及特殊的和气风度,人们才认出了他是朱德,立刻欢呼声四起:“欢迎朱将军!”
到砻市后,朱德把满脸的胡须刮得干干净净,换上了一套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接着把绑腿打得结结实实……警卫员见了,笑着说:“好久没见过你这样打扮了。”朱德兴奋地说:“今天可不比平常,要见毛委员哩。”
毛泽东一到砻市,得知朱德、陈毅住在砻市的龙江书院,顾不上一路征尘,立即带领主要干部向龙江书院走去。朱德听说毛泽东来了,赶忙与陈毅、王尔琢等出门迎接。
远远地看见朱德,何长工便热心地向毛泽东介绍说:“站在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朱德同志身后的那位是王尔琢同志。”毛泽东会意地点点头,说:“我前不久与朱德同志见过一面,很短暂的一面。”说完,毛泽东微笑着向他们招手。
毛泽东远远地打量着朱德,只见他肤色黧黑,饱经风霜,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得多。朱德注视着毛泽东,只见他长发后梳,面庞清秀,身材高大,穿着军服,却不戴军帽,也没有扎皮带佩手枪。
毛泽东一行快走近书院时,朱德抢先几步迎上去,毛泽东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出来。不一会,他们的两双有力的大手、两双扭转乾坤的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动作传递出的信息是那么热烈,又是那么深情。旁边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不少人欢喜得流出了眼泪。
从此,“朱毛”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朱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达48年的友谊也由此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记载了这次历史性会见,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辉煌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