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河北区曙光路的刘女士给本报投诉版发来电子邮件(bhzbts@163.com)反映,2011年年初她在家门口的银行存了一笔定期存款,但今年才发现这些存款实际上是购买了一份分红型的保险。
存钱还“送”保险签文件没细看
刘女士在投诉邮件中反映,2011年3月6日,她去家门口贵贤里底商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区爱贤道支行存款。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有大额分红存款的业务,您存这个比较合适。”当时,有个自称是客户经理的男子也极力劝她办理这个。在银行的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她认为反正是存钱,存定期和大额的都是存在一个银行,到时候都拿利息或是分红,存哪个都一样。办理业务的时候,写票的工作人员亲口说:“到年底,会给您往家里寄分红的票据,您把家庭地址和电话留下。”随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一摞文件让她签字。当时没想太多,也没仔细看那些东西。等办完了手续,她手里就有了一张3万元的存折和一份中国太平人寿的保险合同,工作人员还说:“这(保险)是白送您的,跟您没关系,不用管它。”
找银行要分红之后再无下文
时间眼看就是2012年春节了,刘女士天天看信箱,可是一直没收到任何信件。过了春节,刘女士来到银行询问,为什么年前没收到分红的信?银行里一个女工作人员告诉她:是不是邮递员没给寄,让再等等。一个月又过去了,刘女士还是什么也没收到。她又来到银行,这次工作人员反问刘女士:“您怎么自己不给他们打电话?”这样的提问让刘女士完全蒙住了,便询问工作人员:“存钱的时候是咱银行的人办的。怎么还让我打电话?是你们说年底分红、寄信。你让我给谁打电话?”工作人员回答:“您给保单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这时,刘女士才明白她手中的存款,实际上是存了一份分红型的保险。刘女士想,保险就保险吧,反正是在银行存的。今年5月初,刘女士又来到银行要求提供分红明细。银行的刘姓负责人告诉她:“请您把电话告诉我,事情办妥后我给你打电话。”可回家后,刘女士也没有接到银行方面的电话。
刘女士很奇怪:“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大额的定期存单,我能不相信银行吗?谁知道这怎么就变成了保险了呢?就是保险我也认了,但是银行的同志说的年底给寄分红明细的信件,怎么这个也没落实呢?”此外,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次在去银行时发现,在现场还有几位储户跟她有一样的经历,也办了类似的分红型保险,时间有1年和3年的不等。记者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布的客服电话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银行还在代理分红型保险业务,客户在办理时需认清,如果提前支取也可向保险公司咨询相关事宜。
类似遭遇不少想取钱要折本
在本报近日收到的投诉电话和邮件中,与刘女士有相似遭遇的读者还有不少。南开区78岁的张奶奶反映,2007年她在南开区一家银行存款2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当时劝她存一个“大额分红存款”,每年至少5%的利息,比正常储蓄利率要高,还赠送一份保险。张奶奶信以为真。近日她去取款时,才被告知2017年以后才能取,现在取出要按“退保”处理,不仅没有利息,还要扣除管理费等费用,剩下不到18万元。
记者发现,投诉银行存款变成保险的读者,以老年人为主,都表示自己完全信任银行,没有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签字时更是稀里糊涂。但客户一旦签订了相关合同和文件,就证明客户认可相关条款。保险不同于存款,如果急用钱提前支取的话,不但没有利息还需要扣除不菲的各种费用。这些读者大多是在几年前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只是近期需要用钱时才发现当时认为的存款其实是分红型保险。
链接:保监会开会治理寿险销售误导
今年2月,中国保监会召开寿险销售误导治理工作会,要求各保险公司必须确保销售规范: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或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进行片面比较;不得混淆保险产品概念,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销售,杜绝“存单变保单”的行为;不得隐瞒合同重要内容,要向客户说明保险责任及责任免除、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投连和万能险费用扣除情况以及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确保公司存档客户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有效,不得恶意篡改、故意漏填投保人的回访电话和回访地址;不得以停售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