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街市,往来的人群,鞭炮声充斥着整座城市,是否要在疲劳和无奈之中度过一个乏味的春节。背起行囊暂时告别自己熟悉的一切踏上远征的路途,在荒芜无边的沙漠之中你只会聆听到风的声音和我们一起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成功的喜悦及无比真挚的友谊。这将是一次奇妙的探险旅行,面对死寂的荒漠会给你一种强烈的震撼,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会让你发人深醒。苦也罢、累也罢,这短短的八天定会成为你人生路途中一段值得永久珍藏的记忆。
探险地域:新疆南部塔克拉玛沙漠腹地(北纬37度50分牙通古斯河与安迪尔河流域之间)
关于探险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为世界上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
本次穿越活动在塔克拉玛干腹地的牙通古斯河和安迪尔河流域之间,牙通古斯和安迪尔都在37度50分北纬线上,是沙漠腹地的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两地相距
约40公里,被茫茫沙海相隔,这两个村落反映了处于干旱、封闭的民族所创立的文化景观村落,其建筑形式、生产习惯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是一个旅游资源级别特高的资源单体。 在2000年前这里交通极为不便,进出村落牵靠骆驼也要走一周,村落的居民长期过着封闭的生活,基本上与外界失去联系,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村落。直到近代,随着国内外沙漠探险者的涉入,才使这里的情况曝光于国内外。该村落属于特色民俗村落,具有一定的方言习惯,是维吾
尔族中特色最明显的民居部落。整个村庄的房屋建筑零星地点缀在广阔的绿 洲地带,分散性特强。房屋建筑适应干旱沙漠环境,多用胡杨木做成房屋的支撑,再以红柳枝等编成围墙,屋内无家俱摆设,以沙垒成较高台地,上覆地毯成床。以畜牧业为主,食品以肉食为主,辅之以面饼,不吃菜。居民长年饮用咸苦的井水,此井为沙漠中的渗水坑,其挖掘方法较特殊,民俗特色浓郁。
穿越线路的起点是沙漠公路468公里处(距离民丰县135公里)。先穿越沙漠行进20公里直插牙通古斯,再向东跨越40公里的沙海抵达安迪尔。我们所穿越的地带是一望无际流动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这两个民俗村处于牙通古斯和安迪尔河下游尾闾地区,在这里有泉水溢出,原始胡杨林密布,形态各异的直径在1-2米的胡杨林随处可见。
探险地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由于地处塔里木盆地受帕米尔高原和天山的屏障作用,阻挡了中亚、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的冷空气和水汽来源。南面受昆仑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使低纬度的暖空气不易进入,水汽来源很少,形成大陆性沙漠气候,各季节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变化较稳定,年降水量30.5毫米,年蒸发量2756毫米,无霜期194天,全年日照2842.2小时。1-2月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冷,几乎没有降雪,白天平均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夜里可达零下20度。
塔克拉玛干地区探险史
从19世纪开始塔克拉玛干地区探险寻宝一直没有停止过。斯坦因在1901年、1906年、1913年和1931年,曾经四次到塔克拉玛干进行地理和考古探险活动,足迹遍布尼雅,安迪尔、楼兰和罗布泊。
1905年,在斯坦因首次到达尼雅之后5年,美国学者享廷顿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进入新疆,曾在塔里木南缘地区进行考察。根据其收集的去卢文木牍等物,可以推测他到过尼雅、安迪尔。
1911年12月,日本僧侣橘瑞超也曾沿尼雅河北行,对尼雅和安迪尔遗址进行考古挖掘,但没有留下可据考察的文字资料。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塔克拉玛干地区探险又成为世界的热点。先后有日本NHK广播公司组织的庞大的探险队沿克里雅河南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1993年日本大学生探险队从瓦石峡出发,企图东西纵向穿越塔克拉玛干,创造一项人类的壮举,但历时60天后从安迪尔河退了出来;两年之后中英探险队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边进入沙漠,沿着沙漠的南缘穿越成功。
沙漠探险有这它自身的规律,靠人的力量只能有限度地穿越,在近代的探险史上无论是南北穿越还是东西穿越,都没有一支队伍是在沙漠腹地进行穿越。我们之所以今天能够组织沙漠腹地的穿越要感谢沙漠公路的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