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溪公园


  位于市区南,将军桥侧,距市中心4千米,总面积18公顷,辖南溪山、园圃、南溪河3部分。海拔291米, 相对高度141米, 长350米, 宽180米, 山体面积7.75公顷。南溪山东西峰并列,神韵天成,为桂林山石之冠,溪水萦绕其下。自唐李渤开发至今,已逾千载。洞多且奇胜。南溪山亭台圃榭庭院错落,小桥流水,树茂境幽。

  南溪山东西两峰对峙,耸拔干尺,烟翠凌空,有“叠嶂凌烟天咫尺”的气势,登高处可瞰城南风光。桂林山石多青黛色,唯南溪石色泛白,雨后云收,艳阳映照,光彩耀目,有“南溪新霁”之称。南溪山洞穴多而奇,山南有刘仙岩、穿云岩等,山北有白龙洞、元岩、泅洲岩、龙脊洞等。还有金莲岛、白龙泉、龙脊亭、白龙桥诸胜,白龙泉为桂林名泉之一。

  南溪山开发较早,山崖洞壁上留下唐以来石刻近200件,最早开发南溪山的是唐代宝历年间的桂管观察使李渤,他酷爱此山的碧水幽林。李渤的《南溪山诗并序》记录了1000多年前开发南溪山的经过。

  白龙洞 在南溪山西北山腰处, 洞口于山体北麓, 标高155米, 高出南溪河10米, 洞高20米、宽12米, 最高、最宽处均为23米, 长499.5米, 面积1828平方米, 是南溪山最高最大的洞穴。

  它与锅底洞南北相通。南溪山另有两对相互穿透的岩洞, 元岩与穿云岩也是南北对穿, 而观音洞与龙脊洞则为东西相通。这几组互相通连的岩洞, 都是发育于不同时期的较小的地下河道。发育最早的是龙脊洞, 大约在百万年前就开始被溶蚀, 到几万年前观音洞形成为止。其它岩洞大多沿岩层南北陡直裂隙发育, 白龙洞和锅底洞、元岩和穿云岩这两组岩洞, 大约在10万年前才开始发育, 几万年前才形成较完整的地下河。现在, 用人工把这3组洞穴打通, 6个岩洞连为一体, 从白龙洞石槽进入, 到锅底洞的“金山银山”折回, 转入穿云岩的“对虾挂壁”、元岩的“观音像”, 东转, 经龙脊洞的“高山深谷”出口, 共25个景点, 洞程总长523米, 形成一个曲折、回转、起伏、跌宕、深邃、虚幻的洞府天地。

  南溪石刻 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南溪山公园内。现存145件, 其中唐代3件, 宗代47件, 元代3件, 明代35件, 清代52件, 民国2件, 无年代可考的3件。除记事、题诗、题榜、题名, 还有铭文、歌诀、对联等。唐宝历二年(826)刻于南溪山北玄岩洞口的桂管观察使李渤《南溪诗·序》, 及其兄李涉《玄岩铭并序》, 都是李渤用隶体书写的, 诗、铭文、序、文词清丽,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诗序记述李渤在南溪山开发二洞九室, 对山前小溪“发潜敞深”, 对周围环境, “ 危宅胜, 既翼之以亭榭, 又韵之以松竹”的经过。玄岩洞旁有一小洞, 内刻“夕室”(一作少室)二字, 亦为李渤所书。